|
|
|
|

中国首次实现深海六千米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于今年1月31日完成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返回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维护升级了我国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

作者:来源:人民网|2019年02月12日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于今年1月31日完成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返回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维护升级了我国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介绍,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实现了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该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克服了深海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困难,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在今年的航次中,另一项重大突破是我们融合感应耦合和水声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上层实现了每1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中深层实现每5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王凡说,“6000米深海数据北斗卫星实时通信潜标自布放以来已经安全运行了一个多月,数据回传正常。”
 
  航次首席科学家汪嘉宁研究员介绍,本航次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航次之一,历时74天,航程1.2万余海里,这是“科学”号首航以来离开国内航程和时间最长的一个航次,在开展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调查的同时,向东拓展首次在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进行了物理、生物和化学多学科联合观测。

上一篇:湖北:北斗农机终端超一万台

下一篇:北斗卫星“护航”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