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IS协同下的信息化“交响乐”——记新奥能源管理信息化战略实施案例

被访人: 许金彪: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信息总监 简捷: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全国调度中心总经理 周扬:中地数码集团数字城市事业部经理,集团总裁助理 在20世纪,管理所做的最重要也是惟一的贡献,就是把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者的...

作者:mapgis来源:本站原创|2012年06月07日

被访人:

许金彪: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信息总监

简捷: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全国调度中心总经理

周扬:中地数码集团数字城市事业部经理,集团总裁助理

在20世纪,管理所做的最重要也是惟一的贡献,就是把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在21世纪,管理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使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得到同样的提高。

德鲁克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在20年前,彼得•F•德鲁克就试图向我们展示信息技术给组织管理带来的变革:“20年后的典型大企业,其管理层级将不及今天的一半,管理人员也不及今天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将由跨部门的专家小组来完成,协调与控制更多地依赖于雇员的自律意识……”。他把这种组织称为信息型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就象一个交响乐团:几百个乐手,每一位乐手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如大提琴手、鼓手、小提琴手、长笛手…..他们通过一份共同的“乐谱”,即目标和标准,每一个人承担着属于他的信息传递责任,却都受一个人的指挥,演奏同一首乐曲。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3G等新技术的崛起,企业信息化发展将从“大规模应用阶段”走向“IT能力建设”阶段转变。信息化建设要走向更高的价值整合阶段,把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价值。

新奥集团在“两化融合”的实践上,为我国众多走在信息化道路上的企业提供了摹本和借鉴,成功经验不乏常现于报端。本次报道主要以新奥能源的综合运营平台为实践案例,对GIS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做深入的剖析,期望为企业级GIS应用,特别是能源企业业务应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参考。

GIS在信息化管理中的角色演变

新奥能源是我国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成功运营100多个城市燃气项目,为超过620多万居民用户及21000多家工商业用户提供清洁能源产品与服务,铺设管道逾17000公里,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近3000万方,覆盖城区人口5800多万(以上数据根据新奥年报得知,年份不同,数据不同。)……当把这些数字用图形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GIS的展现形式。当然,GIS远不止这样简单。

新奥能源是我国较早把GIS技术引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之一。早在2000年,新奥能源就开始建设GIS系统,根据业务管理的不同需求陆续建设了GIS管网管理系统、SCADA遥测遥讯系统和GPS巡检系统三大系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建设项目不断深化,发现越来越多的业务和地理位置关系紧密如应急预警、气量调配、车船调配等。在管理结构上,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增多和原来组织结构之间矛盾也日趋明显。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简捷用案例来说明这种跨部门业务:某个区域发生燃气管道的爆管事件,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客服报险、巡检人员发现,SCADA系统监控异常获取信息,然后信息要传递到管网部门,通过GIS系统了解最近的阀门位置,再通知抢修部门到哪个区域,关闭哪个阀门,完成抢修任务。GIS、SCADA、巡检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影响业务应用。特别是在面临气源紧张,或重大事故时,跨区域的调度和补给就变得格外的重要,随着公司做大,从气源到关键设备、关键技能上,需要互通有无的调度,需要公司所有企业共享资源,需要一个跨越区域、部门沟壑的集团级的调度系统来提升整个信息的使用效率。

企业的需求,推动着GIS在管理信息化中角色的演变,也带给GIS企业更多的思考。

深谙GIS技术的项目实施方负责人,中地数码集团数字城市事业部经理周扬谈到:“从前我们在市政公用领域一直把GIS定义成一个管网管理工具,但是随着整个信息化的发展,GIS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而其在整个信息化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我认为市政公用企业GIS的应用分为四个阶段:管网数据建库、管网数据应用、以GIS为核心的企业数据集成、以综合运营平台为总线的企业信息集成。这四个阶段,就象建楼房一样,打好一层的基础再向上盖新的一层。有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没有建好管网数据库,就想一下子跳到第三、第四个阶段,实施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实施信息化既要有战略眼光,也要步步为营,新奥能源前期的GIS应用经验和数据积累,使我们在实施该调度平台项目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简总在剖析新奥能源的调度平台的建设和调度中心的建立时表示,新奥能源基本都是遵照数据建库,数据应用,数据集成,数据共享这个客观规律,分阶段性,逐步完善确定的,这为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很好的思路。

新奥能源最初建立GIS系统,就开始了最基础的数据库建设阶段。首先把管网信息用地理信息的手段管理起来,以GIS的方式展现和应用,以及基于业务的分析功能。陆续建设的巡检系统、SCADA系统都是在为围绕之前的GIS管网数据库做应用深化与集成。没有GIS软件时,很多数据只能在计算机中用数字来呈现,GIS带给新奥最大的改变就是基于位置空间的思维方式。

接下来就是数据的共享和使用价值的挖掘,这个阶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数据价值的挖掘将伴随着整个信息化建设进程。数据要与业务结合才能发挥价值,就必须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使之能够为其它业务部门查到、用到。

新奥能源在一个城市的投入动辄几个亿,如何保证安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设备维护、检修,如何有序管理?管道处理问题要迫切及时,如何最快确定问题位置?平时巡线人员分布在各地,抢险车也在各地,出现了事故怎么处理调度?新奥能源在发展中,也建立了很多信息化系统,系统之间没有共享就会造成重大浪费……公司迫切的需要一个控股层面的部门来解决这些问题,它既是一个信息中心,所有的数据能看到,能共享。又是指挥中心,对各区域、各公司进行统筹调度管理。新奥能源的调度中心就水到渠成地成立了。
调度中心迫切地需要一个综合运营平台,作为将来的运营管理工具,真正发挥出中心的职能,这个需求推动着新奥信息化项目走入下一个阶段——“GIS为核心的企业数据集成”。

综合运营平台以运营调度为核心,在新奥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将所有基于位置业务的系统连在一起,集成了现有GIS、SCADA、巡检等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集成展示和挖掘应用。使运营数据、资产数据与服务真正互动起来。在控股层面,平台要对成员企业的业务管理与宏观信息掌控,在企业层面,通过对企业内部所有信息资源的统一调度,来指导生产运营。在这个阶段GIS已经不是一个工具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管理手段,成为高层领导的决策、管理工具,发布管理指令。

新奥集团2005年开始“象舞计划”,启动全面信息化工程。先后完成人力资源等 ERP 系统、客户关怀系统(Customer Care Syste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商务智能系统(Business Intelligence),以及统一协作通信平台。综合运营平台最终将与这些系统全面对接,完成整体的“以综合运营平台为主线的企业信息集成”,形成新奥能源的信息化管理体系。GIS将全面融入整个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它带给管理者的不仅是辅助决策的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基于位置的管理过程。汤姆•特纳[1]曾说“GIS被用作一种概念上的方式而不是绘图或者决策的工具的时候,这个系统就能为规划注入新的活力。”同样,GIS也会不不断的融合中,带给管理者更多的思路。

负责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流程制度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副总裁兼信息总监许金彪对新奥信息化工作做了阐述:“到目前为止支撑整个新奥燃气业务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他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于系统功能的试点建设,第二阶段是对于信息化的推广,第三阶段是针对推广以后的优化。目前大部分应用功能已经实现了,业务覆盖在95%以上。下一步的重点是系统建好后如何通过信息化的运作管理,来体现信息化的价值,这也是所有信息化建设的终级目标。对于整个新奥能源来讲,除了燃气业务,还有LNG工厂,还有LNG车用燃气,这些都需要一个全面覆盖的调度系统支撑,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建设目标。未来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在新奥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GIS的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独立的工具,发展成为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平台,再到协同其它管理系统的综合运营平台,扩宽了整个企业信息化的维度。或许,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也会促进GIS不断与整个信息产业的融合中,找到新的方向和业务增长点。

许金彪: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信息总监

一份共同的“乐谱”,提升IT能力的基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企业在IT上的投入越来越多,以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企业IT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

新奥信息化发展已经走过“大规模应用”阶段,走向“IT能力建设”阶段。她把IT上的优势嵌入到组织管理中,从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IT能力的建设和提升,是赋予新奥这只“大象”越来越灵动的基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发展需要战略规划一样,企业的信息化同样需要规划,逐步完善。“我们认为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运营管理的能力,而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要将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进程同步和融合,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大家按照‘规距’做事,信息化能才落地。”简总分享了新奥能源自己的信息化战略思路和方法。
“标准建设工作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软硬件的标准制定。新奥能源分管的企业成员很多,如果各区域,各企业都按自己的模式来,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是没有办法开展的。所以,从最早开始实施的GIS信息系统,新奥能源就开始建立各方面的标准,从客户管理系统(CRM)、客户关怀系统(CCS)、企业资源计划(ERP),到全国客服号码95158的获取,再到加气站的标识、IC卡,以及新企业并入等,都是在新奥的标准体系下开展的。尽管这样的统一工作会带来阶段性工作效率上的降低,但最后证明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因为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以后的信息化全面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层就是组织模式的标准化。其实这与第一层是同步进行,互为融合。新奥不惜重金做管理咨询,对组织机构做全面需求调研、策划,不断完善制定的管理组织结构,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根据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信息系统进行调整,管理机构的调整又会对信息化提出新的需求,反复的让信息化和管理不断融合。
第三层是标准化的操作。实施信息化始终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并不是说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中,就能够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系统实施开始,到需求的提出,方案的建立,跟合作伙伴沟通,到实际实施的过程,以及后期的数据维护、实际应用,都严格的监管,各个企业成员进行标准化的落实情况,各个阶段都严格把关,步步推进。同时,新奥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升信息管理的执行力,培养自己的有信息化专员,建立起了人才储备机制。负责人要下到一线去,亲自参加生产,形成一种从上到下的标准统一,从下到上的反馈、跟踪、调整。新奥能源综合运营平台只用了半年的建设时间,基础却是十年的标准化实施奠定的。”

就象交响乐队的演奏需要统一的乐谱,新奥集团通过三个层次的统一规范,为信息管理建立了共同的目标和标准,才能使新奥奏响全面信息化的华美乐章。
 

简捷: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全国调度中心总经理

信息化的升华,用知识创新企业价值

“经济理论和一般企业都把体力工作者当作成本。然而。要发挥生产率,对知识工作者必须以‘资产’来看待。成本需要控制和降低,资产则需要增加。”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我们正朝着一个以知识为基本经济资源的社会迈进,这种知识资源会替代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而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将知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掌握、应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目前,新奥集团信息化建设从“IT能力建设”逐步向“知识管理”升华,不但要让信息化进程中的数据、系统融合产生新的价值,更要把人这一宝贵“资产”的投资效果最大化。
许总谈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规模、技术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可能把国外的东西照搬过来。虽然我们找IBM做企业咨询,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做新奥特色的信息化。我们始终认为,信息化只是工具,企业使用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大家对信息化认识的提升,会将它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当然,这并不代表有了信息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可以让我们发现企业管理流程、管理结构上的问题,有些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有些则不能。国内很多的企业指望信息化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那是不可能的。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是省多少钱,也不是说降低多少成本,核心作用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们正在做一些工作,把信息化的作用发挥出来,把价值展现出来。信息化系统把数据转化为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并永久的存起来,随要随取,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就拿GIS数据来说,一条管线,什么时间、谁建的、状态,都很清楚。如果要是纸质信息,不一定能查的出来。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了这些才能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的系统从业务、到财务,再到管理,很多的数据都是一致的,没有信息化的企业这一点是很难能做到的。当这些储备的信息被用到或者转化为企业的知识,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所以说信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通过信息化手段,新奥集团完成了“知识库的建设”工作。把信息沉淀下来,并且变成企业统一的知识语言,从而更加利于这一知识的传播,而传播的媒介就是人,只有人才能把知识和业务结合起来。
 

周扬:中地数码集团数字城市事业部经理,集团总裁助理

“我们更加注重人在信息化中所起的作用。就好比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高铁修起来了,在硬件上具备了效率提升的能力,也更加安全、便捷,但是并不代表有了这条路,车一定能行驶的好,这和车及司机还有很大关系。信息系统运行的好坏和人的能力、素质密切相关。

要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落地,首先是固化现有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公司一到两年就要组织大规模的集团化培训,如GIS、SCADA系统等主要的关键系统都要培训。同时各企业都有信息化专员,建立起了人才储备机制。相关负责人自己都会下到一线去,亲自参加生产,了解信息化与生产结合的情况。通过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公司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有1000多人,调度中心的信息化团队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谈到信息化的效益,许总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前几天到一家做生产制造业的企业去,基本上是自动化、流水线作业,他们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人员的规模扩大是密切的,比如说年产100万辆和年产300万辆这种规模,多出几条流水线就可以了,但是后台管理就不一样了,采购、销售、仓储,需要增加很多人来做。使用信息化系统后,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又建了两个厂子,这就是很明显的提高了效益。我们公司的情况不同于这种生产型企业,使用信息化后的效益不可能这么明显的展现出来,但从组织角度来讲,还是明显的可以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率。原先一个人忙不过来事情现在也可以忙过来了。目前,摆在新奥集团面前的最大任务,就是如何通过知识的再创造,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没有人的参与,信息系统始终是存储在电脑中的数据,而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人的消化和吸收,又转化为知识,反哺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新奥集团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知识,来与企业的IT能力产生互补,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数据、信息、知识的螺旋运动,推动着新奥能源卓越运营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的“智慧的成长”。

GIS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连接企业各系统的载体,GIS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其它单个业务模块的系统,基于GIS平台的企业管理平台,能够做到各部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同时各部门也能够协同办公,协同管理,企业基础信息、办公数据、生产经营等专题数据的综合一体化管理,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无疑,GIS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入,将引起企业管理领域一场重大变革。

[1] 汤姆•特纳:当代著名的英国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著作:《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他认为GIS带给规划 “观察、理解、影响和控制世界的新方法”。

上一篇:2012高校GIS论坛热议“GIS新服务、新技术…

下一篇:湖南省MapGIS用户服务月将进入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