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issky.net- GIS空间站

我要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 网站资讯通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GIS空间站 >> 新闻动态 >> 地理信息动态 >> 正文

中地数码总裁刘永应邀做客赛迪网谈产业发展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厂商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8

                               刘永 中地数码集团总裁(左) 李树翀 赛迪网总裁(右)

    MapGIS K9 SP3基于云GIS的技术架构
    主持人:尊敬的赛迪网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做客赛迪网直播间的是中地数码集团总裁刘永女士,刘总,您好。
    刘永: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刘总做客直播间。刘总,能不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地数码的情况,可能很多网友对中地数码还不是特别的了解。
    刘永:中地公司是最早从事GIS研究、开发的公司,公司前身是中国地质地学,从它发展成现在的公司,它是通过它的成名为社会所认识,让社会接受才派生成的公司。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计算机成图到我国的GIS平台到现在,我们和国际接轨的大型分布式的GIS平台,应该来说中地数码三次跨越三个里程碑也获得了国家三次科学技术二等奖。
主持人:刘总,刚才介绍中地是从一个学术、科研团队发展到今天,也就是说中地公司是伴随着中国整个GIS产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近期,我们也得到消息说,我们中地公司这么多年来一直走在中国GIS产业的前沿,而且最近与时俱进还推出了基于云平台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名字叫做MapGIS K9 SP3产品,刘总能不能针对这个产品给我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刘永:中地这么多年一直在空间信息领域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突破,也遇到很多技术创新和瓶颈,随着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我们近期所发布的MapGIS K9 SP3实际上它具备云GIS的技术架构,同时它在功能特性上面以及在应用方面、在开发模式上面它有很多的创新。
    主持人:刘总,现在大家都在说云,云的概念非常火,但是可能目前来看的是,我们真正的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并不是很多,你觉得我们一家GIS公司推出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在哪些特性方面比较适合云计算应用,能够把它真正的应用到云平台上?
    刘永:实际上云的概念就是面向服务的概念,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实体它需要完成它所制定的路的时候,它不需要思考谁给我提供,用什么设备或者用什么软件其实就是云的概念。

    云计算服务首先需解决数据量获取问题
    主持人:用户只是结果导向,你怎么做到,我并不关心,我更关心的是它能做到什么。GIS可能给很多并不是在这个行业内的一些人来讲,对他们来说,GIS应该是比较专业的一个领域,但是云计算的特点是服务非常广大的用户,我们的产品放在云计算以后,是不是意味着这个GIS整个产业和服务进入到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它将服务更广大的人群?
    刘永:对。
    主持人:从中地角度来看,我们目前主要的用户涵盖哪些领域?
    刘永:云服务更宽泛,它不光服务政府,同时也对老百姓服务。所以云计算的服务实际上还牵扯到一个技术的支撑,所以提供云服务,首先要解决数据量获取以及功能的贡献。
    主持人:GIS对计算机要求是不是比较苛刻?
    刘永:GIS在概念上面还是传统的,好像还是觉得选择谁的平台就不能再更换了,如果说我要换软件我需要把原来的数据进行转换,这是常规的理解。实际上目前,通过云GIS服务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目前咱们基于云平台GIS服务已经能做到什么程度了?
    刘永:我们现在很轻松的让所有享受服务的,不要关心用什么设备,不要关心你用的是什么软件平台,在这样一种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数据和功能的共享。
    主持人:现在讲三网融合,互联网包括和移动通信网,现在3G网发展也比较好,不知道咱们的技术是否能支持三网融合的技术?
    刘永:现在三网融合就是云技术、GIS服务非常重要的载体。
    主持人:我们能否支持?
    刘永:通过手机、通过电子平板,包括我们专业上通过电子平台在野外可以跟在机房里享受一样的技术研究和技术调查。
    主持人:从刚才您的介绍,我理解中地云计算的服务很好的发挥出了云计算的真正的优势。
    刘永:是。
    主持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云上,它可能用一个终端,而且这个终端又没有特定的系统要求就可以实现想要的,刚才您提到国土资源的测绘,我们只要拿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到当地就能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
    刘永:对,包括人身处在一个没有交通或者说陌生的地方,你通过手机可以上到网络去查询你现在想了解的信息,你的方位或者你关注的目标,这就是GIS服务。

    云服务在于需求实现 关键是需求要有价值
    主持人:所以GIS技术和云计算结合真正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包括企业包括服务商他们是为了云而云,一定要和云的概念结合到一起,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云的作用出来,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可以通过云的技术让大家更方便的获取GIS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让这种服务更灵活,还有云服务的核心价值可能就是大家在讨论成本的问题,我不知道咱们云服务在成本方面,有什么样的改进,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得起这种所谓大家原来理解的专业的GIS服务?
    刘永:我觉得这个云服务一个是大环境政府,现在“十二五”,国家推出要为民,以人为本,有一些大的环境是需要政府提供环境支持,另外,就是我们的需求,我觉得云服务主要还是在于如何让需求可以实现,关键是需求要有价值,真正为民提供服务,如果它能提供社会上的矛盾冲突甚至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很多的社会现象,能够通过这种服务得到提升,我觉得这个市场就有作用。
    主持人:GIS本身产品,目前我个人觉得可能被大家应用的厂商开发的不够,如果开发够的话可能会发出更大的作用,我想问您一个问题,3S分别在产业链当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刘永:实际上3S应该来说大家都很熟悉,但是3S真正的作用和它的功能,可能有的一知半解。遥感技术主要是数据获取,通过卫星,通过航飞,可以把地面的数据影像获取,GPS更熟悉了, 但实际上GPS就是定位,就是能够反应你所在的位置在地球上的一个固定的精度和纬度,其实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处在什么样的精度和纬度,但是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是相对位置,而GIS所解决的就是相对位置,而把这一个相对位置和本身的地球的物理所对接,这个概念是,比如我们现在在中关村、在上地的哪一面,这就是相对位置,但是我们不要关心中关村的、上地的精度、纬度,包括我们在解决一个移动目标在移动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位移,我们从A到B的距离是多少,所以其实GPS跟踪的也是一个位移,那么位移的距离也是通过GIS来描述的,包括很多的决策等等都是通过GIS,所以说3S应该来说核心是GIS,这两者都是却一不可的。
    主持人:我理解遥感相当于是一个测量。
    刘永:数据获取。
    主持人:怎么能把它从平面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数据?
    刘永:遥感的数据,有时候我们在汶川地震或者在灾害的时候,我们从屏幕上都看到一些遥感的数据,它所拍摄出来的山川、河流,如果我们要来进行应急处理或者什么也需要GIS或者遥感专业和GIS的结合,通过遥感专业就是如何通过遥感拍摄的数据能够和实际的色变读取、判断等等,最终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叠加分析以及决策分析等等。
    主持人:根据这些测量数据GIS作为软件能够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
    刘永:对。
 
    物联网发展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GIS关注相对位置还有位移,这让我联想到智能交通,现在比较火的,现在讲物联网和智能交通。GIS如何在智能交通和物联网里应用?
    刘永:本身智能交通就是跟空间有关的,通过GIS可以进行分析,它可以提供很多种的分析方法,另外再一个给分析的结果提供决策的依据,决策当然也是通过人来指挥的。
    主持人:咱们现在一直在讲智能交通,但是我个人感觉好像没有拿出特别好的智能交通的方案,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相结合有很多小的方案,比如说我这个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有一个摄象头,这个摄象头能够判断对面排队的车辆有多少,当排队车辆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由红灯变绿灯,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不是很好的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GIS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什么样的东西。
    刘永:实际上任何一个技术都是由人去指挥的,GIS有很多分析工具,最终还是由人来应用这些工具和分析工具,另外,人所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和目标包括需求和目标这两者就是我们要处理的原始需求,通过人为的模型、算法,通过模型的构建然后再通过GIS处理方式。
主持人:曾经我们开会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北京的智能交通,北京大部分乘公交卡的都有一卡通,一卡通可以明确的记录你从哪里上车到哪里下车又转车到哪里上车,它可以把每天每个时间段每个人的全部流程分析出来,大家都说如果这样的数据拿出来进行分析和整理就可以为我们优化道路建设、优化公交车站建设甚至频率来进行分析,但是又出现一个问题,谁能分析?这样的工作,如分析是不是我们像中地数码这样的企业可以做的?
    刘永:我觉得这个可以做,关键是在做的时候要有需求的主体,是公交公司需要还是政府需要?任何一个系统的建立,是有一个需求主体的,政府需求要解决我们现在要堵车的问题,还是公交车要解决盈利的问题,所以任何一个需求都要有目标的。
    主持人:包括我在内之前不知道,原来这个问题是要用GIS来解决的。
    刘永:对,凡是跟位置相关的都离不开GIS。
    主持人:这个是大家比较好理解的GIS的应用,除了智能交通以外,刘总,能不能讲一下,我们在物联网哪些行业、领域有GIS的应用在里面?
    刘永:物联网在这两三年比较火,但是实际上目前也是在摸索阶段,整个物联网产业链,我个人认为在国内还没有看到一个完全的产业链,物联网实际上它是很大的概念,不管在哪个领域或者是在我们生活或者在政府的决策等等,包括我们的安全,实际上这个物联网,我觉得现在目前关键就是它的产业链的构建和完整的需求,如果从某一个领域突破,我相信在其他的领域里去推广应用就非常快。

    GIS企业应注重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主持人:刘总,咱们中地可以说见证了中国GIS的产业由学术研究到产业化,这几年当中,从中地角度来看,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过哪些问题,能不能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在这些过程当中,有可能有各个方面的问题。您觉得我们未来产业健康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刘永:实际上产业这一块,我说了,我原来是大学老师,现在做产业。
    主持人:产学研合作比较好。
    刘永:做产业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八年,我觉得十多年产业经历真的感受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觉得一个企业它的发展观和它的价值观决定了它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的空间。我觉得中地这么多年一直本着它的一种价值观和它的一种事业的追求,我们从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这项工作,这么多年实际上在网络化的高潮网游以及很多快速发展的行业的冲击和在市面上的发展这一块,说实话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放弃GIS的研究,这块取决于我们对GIS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是搞研究出身的,后期我们也看到国产GIS的发展轨迹,实际上在90年代的时候很少有人涉足这个行业,除了中科院和高校,从90年代中期能够持续到现在做GIS软件的已经寥寥无几了,甚至有的转行了,所以我感觉企业的发展要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价值取向以及目标,如果目标非常清晰它会勇往直前去克服这些困难。谈到GIS的领域,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清楚,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来思考,金融危机导致很多江浙、珠三角企业的倒闭或者说碰到沉重的打击,其实忽略的就是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所以我觉得中地一直秉承着要扛起国产的GIS发展旗帜,我们一直也是以技术擅长,所以我们也希望在GIS,也就是说在IT和信息产业不要出现向信息化的加工层,而基础技术是受制于人的,这就是说做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我们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不缺GIS人才 供求矛盾导致人才需求紧张
    主持人:所以中地一直是致力于推动中国GIS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坚持,个人觉得迎来曙光,专家提出来产业发展有问题,第一产业发展不够活跃,刚才您提到这个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它可能不像做GIS导航软件那么简单,可能里面的技术含量相对要高一点,再加上像您刚才说的,很多企业不是像中地这么有追求。您觉得现在目前中地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发展还遇到哪些障碍,比如在我们的国家政策,在标准的规范方面还是产业应用环境方面还有哪些问题?
    刘永:现在包括信息行业都存在这种问题GIS更突出,因为它是一个新兴产业,那么新兴产业的诞生,行业标准、市场次序这是所有的行业都经历过的。
    主持人:目前我们有没有很统一的规范行业的标准?
    刘永:现在目前实际上这么多年,我也算是一个倡导者,一直在相关的部门、领域呼吁国家对这个行业的支持和重视,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也是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们自身也在要求自身,一定要秉承对社会负责任、对员工负责任、对客户负责任,应该来说,我们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是非常注重的。
    主持人:说到产业发展,人才很重要。但是感觉现在在这方面特别专业的人才也不是特别多,我们知道有几所大学,目前在人才方面我们这边有没有面对很大的的压力?
    刘永:实际上我要解除一个误区,中国GIS人才不缺,但是它的供求矛盾导致人才需求紧张,我们国家是全球最大开设GIS专业的国家,我们国家有100多所高校。
    主持人:为什么供不应求?
    刘永:人才,一个是高校,一个是企业,因为新兴行业,高校都是走在前面的,所以有很多其他相关专业转型做GIS专业,很多从应用层面的,就像旅游专业、规划专业、土地专业、资源专业有的转向开设新的GIS专业,另外从基础的,像测绘、技术层面,像计算机,其实我们就是从计算机转型做GIS的,所以要想把GIS学术学的非常好也很不容易,所以正是因为我们是高校背景,我们对GIS的教学现状,全国的专业教学良莠不齐,所以我倡导的由我们中地发起以及教育部GIS工程中心高校GIS论坛,高校GIS论坛很好的将各个高校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
    主持人:现在中国GIS培养已经得到了领导们的重视,相信未来人才培养就会起到很强大的推动作用。
    刘永:现在紧缺,我觉得还是在于不同层面的人才,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高中低三层层面。
    主持人:咱们这种是属于?
    刘永:高端人才。
    主持人:因为要搞研发。
    刘永: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高中低人才的组合,高端人才像非常专业的综合性的人才又懂技术又懂应用甚至还会对外交流,终端人才具体会实现做一些软件这是属于中端,低端就是操作性人才会用,高中低人才里,现在最缺的是高端综合性人才,有的太专,他不善于交流,所以它主要是供求关系。另外我觉得从企业来说,有时候对人员的要求,也要考虑员工,今年我们也推出员工职业发展,我们今年目标是要做到全体员工培训、人才梯队的培养计划,同时现在,很好的人才流动市场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恶意竞争。

    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带动整个GIS产业发展
    主持人: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结果。
    刘永:对,各个企业看法不一样。
    主持人: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GIS产业发展很好,大家注重人才。如果中国只有这一家做GIS可能也没有挖人了,所以产业的活力很好。刚才刘总介绍了中地背景,我们从学校脱胎出来做到现在的程度,而且我们也与时俱进推出云平台,而且我们的管理越来越现代化、市场化。接下来我们还有哪些在企业转型方面的思路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
    刘永:实际上一个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进步发展,根据需求发展。中地的优势在于它这么多年的技术程度和对行业和对专业的理解,所以中地从“十一五”开始就在思考“十二五”我们的定位和发展,所以我们会发挥我们自身的技术优势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其实整个产业,实际上现在空间越来越大,作为我们来说,我们想法是如何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我们想从我们自身技术优势,我想如何将技术和资本结合?
    主持人: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方面。
    刘永: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如何和市场渠道结合?有一些企业它会在某一个领域非常强,但是我们可以结合,然后把某一个领域的空间信息服务做到位。如何将我们的技术和应用开发、合作伙伴结合?应用开发,实际上它也是面向各个方面的,它是在应用层面上的开发。从这几个结合,我想很好的会促进GIS的技术。因为GIS技术确确实实是需要沉淀的,我们既然这么多年的沉淀,我想应该与大家分享,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从我们的理念上面,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中地现在也在考虑如何从我们技术优势,比较重视技术到我们比较重视价值,一个企业创造的价值它有很多方面的,一个是经济价值,一个是社会价值,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我想它可能会留存的更远一点。另外,追求企业发展和追求产业发展同步,企业发展一定不能忘记产业发展,其实产业发展回过头来会带动企业发展。
    主持人:把市场先做大,大家都能够发展很好。
    刘永:所以我刚才说的这几个思路主要就是这个,我们现在从整个公司来说,我们整个产品体系也做了很大调整,我们原来包括我们技术平台、国土产品、数字产品、通讯产品,我们现在的平台产品、工具产品和解决方案。

    企业应冷静看待资本的力量 避免陷入困境
    主持人:刘总刚才给我们展现了宏伟的思路,而且这个思路给我第一感觉是非常开放的思路,比如刚才您提到我们借助外力的几个结合,一个是利用资本的杠杆做这件事情,现在我们中地是不是有非常明确的上市目标呢?或者说上市的计划?
    刘永:我觉得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这是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我觉得资本这一块,其实是最敏感的,哪一个行业火,资本就到哪一个行业,网络火就投网络,空间信息火就投空间信息。所以这一块,我觉得资本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觉得两个层面如何看待资本,一个是资本层面,我觉得资本是为了创造价值,但是资本它投资于企业一定要理解企业的本身,否则的话,资本也会将企业推向一个高度,甚至也会让企业走入困境。
    主持人:刘总希望找到一个真正了解中地、志同道合的合作。
    刘永:对。
    主持人:而不是烧钱套现走人这种,所以想和中地这边有些资本方面的合作,可能前提就是要深入的了解中地。
    刘永:对,实际上我们也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投资商,而且也可以说非常多有实力的投资商也非常关注中地的动向,我觉得作为企业来说,企业要思考如何利用资本去发展,不能够利用资本去挣钱,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从资本和企业来说核心的两个资产或者说两种资源,一个是资本,一个是人才。我觉得这两者其实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我觉得这两者如果你理解它了,你能够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我觉得任何的企业都会做成百年企业,就是资本的作用和人才的作用。
主持人:您提到两个合作,一个是特定区域里的合作,通过他们的合作让我们的产品应用到更多、更广的领域,您刚才提到应该是下游的应用厂商合作,目前这方面有哪些?我第一想到的是移动互联网,我这样的东西,不知道咱们这边有哪些做法,GIS大家传统的理解为它很专业,如何把这些专业的东西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像您刚才说的现在有云平台,并不需要专业的用户同样可以用它做简单的服务,而且它要比做国土测量的软件简单很多,目前这方面有哪些进展没有?
刘永:这块就是产业链的构建,其实任何一个产业如果发展的快速,它产业链构建的非常好,而且上游、下游或者说中间环节各自的定位都非常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产业本身就要看价值,合作的目的、方向明确,我觉得产业链目标、构建就非常明确。如果说经济利益最大化,有时候往往就不是产业链的概念了,而是要产业链通吃。
    主持人:所以您的意思是说,刚才说中地会整合或者吸引资本方面的资源,刚才您谈到我们会有产业链核心向下游应用整合带动下游产业链发展,刚才您提到中地发展平台,您现在讲平台特别多,特别是我们现在开放式平台,比如苹果的应用商店开始,现在有很多大量的平台,在很多领域。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您刚才所说的这个平台,会不会是我理解的那种,未来针对GIS的技术支持和云服务,很多包括技术爱好者都可以开发很多小工具、小软件让我们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应用,未来会不会是这个趋势?
刘永:现在国家“十二五”已经规划,提供空间信息的工具超市。也就是说在未来搭建这么一个公共平台,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的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去感受,不光是服务还可以去尝试自己的价值贡献,做一个我想做的,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否能够为别人提供服务,我尝试在上面做一下这个东西。现在“十二五”有一个这样的支撑项目,就是提供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这个项目是由中地牵头的,这个项目包括有中科院,有一些高校,包括北大、地大等,包括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地质所都参与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国家投入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就是为空间信息的繁荣在做铺垫,这个项目已经落地了。

    “十二五”期间GIS产业将呈现爆发性增长
    主持人:现在在网上、微博上,看到这些空间的服务比较简单,比如说我一个朋友,在网上发一条帖子说我现在在赛迪大厦什么地方,包括您刚才提到项目,所以说未来这个能够推动我们整个GIS产业快速的发展,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让GIS技术能够真正的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刘永:我觉得概念上有很多相似,微博提供一个平台,大家都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个时候任何一个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成果放在这个平台上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而且微博就是基于关系营造和关系管理,关系再加上位置关系就有无穷的应用。所以今天跟刘总交流,很多人在关注这个访谈,我也建议在互联网方面有些想法的,思路很创新的人可以考虑利用成熟的GIS服务开展更多的新的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这样做的话,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服务更方便,同时能够让GIS更好的发展。刘总,今天跟您交流了这么多,我相信包括关注访谈的网友都对GIS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感觉GIS没有那么神秘,再加上对中地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刘总能不能简要的介绍一下,您觉得“十二五”期间GIS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十二五”之后GIS产业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
    刘永: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了“十二五”,一个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已经有两处将空间信息纳入到国家战略上,一个是在自主创新领域里面有空间信息,另外一个是在整个推行的物联网包括信息化这一块,它都会考虑空间信息发展。之前我们从事GIS产业是没有一个主管部门的,现在国家对国家产业从国家层面上有专门的机构来给予指导和支持了。所以我觉得空间信息的发展,它是未来“十二五”期间引领所有行业之最的。因为从官方的数据显示来看,2010年GIS产业也就是说空间信息产业的产值达到1千亿,未来“十二五”预测达到5千亿甚至更多。
主持人:增长的速度相当于每年增长一千亿的规模。
    刘永:这一块,我觉得它是一个预期,但是有一些东西,它可能还是有些预期不到的,所以我觉得一方面政府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和支持,它会推动这个产业发展,另外一个,外部的环境需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到这个层面了,所以它会有这样的巨量的需求推动这个产业发展,其次就是GIS这么多年的铺垫积聚了一批人才。

    “十二五”GIS产业龙头企业有望借势崛起
    主持人:该到爆发的时候了。
    刘永:这样一些人他会思考如何发展这个产业。我刚才说了中地一直是做软件平台开发,我们会用我们的技术去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也会带动下游应用开发商为更多的领域提供空间技术支撑,在这样大规模里面,我们所有企业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领域的规模就像一片海洋和一个江河,有多大的水就承载多大的船,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国产的GIS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所以我想“十二五”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在上游、在下游在不同阶段都会出现我们国家比较有实力的企业,会承载这样的企业参加国家竞争。作为中地来说,我们是中国GIS产业联盟的盟主单位,所以我们肩负的责任和担子很重要,除了人才以外更重要的是责任。产业联盟有作用和责任来推动产业发展。GIS快速发展相对于其他转型企业会往这个领域进入,我想这个产业确实是空间非常大的,如果是没有进来的企业和在这个行业内的企业,我觉得面对这个时期到来的时候,都应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想对于业内的企业来说,应该是要思考自我定位,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寻求快速发展。其实我们现在就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寻求快速发展。对于外界想进来的空间信息领域的,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企业加入到空间信息领域,我觉得这个领域大有作为,但是我想这么来提醒大家,谨慎从事,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水深和水浅,技术含量是很高的,这样的行业有它行业操守,我们都是有过教训和经验的,谨慎从事,优势互补。很多传统的行业,我觉得它会有很多传统的经验带动新的行业,带动它的发展,那你就要读懂这个行业如何去优势互补,这是第二个,第三就是要抓住机遇,如果你有这样的实力,而且你确实有优势,我觉得机遇失去不会再来,因为我觉得空间信息就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是一个非常高速的发展期,而且中国在全球都是非常好的企业发展的环境,最后希望实现转型发展,转型以后仍然发展,而不是转型以后走入困境,这是我说的对于“十二五”产业的一种期待。
主持人:感谢刘总跟我们分享这么多,总结也非常全面。我简要理解一下,接下来这五年,就像您说的未来五年,“十二五”中国GIS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国家非常的重视,把它作为自主创新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GIS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我们国家包括信息化包括甚至是军事国防各个方面都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刚才您提到GIS产业跟新兴产业有一定的关系,包括物联网,包括高端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发展都需要用上我们的GIS产业,所以说未来谌业发展比较好,还有未来应用会兴起,刚才您提到现在1千亿,五年以后5千亿,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1千亿数字并不算大,刚才我们讨论了物联网的应用,可能未来一个应用兴起这个市场就不止是5千亿,未来市场潜力非常大,刚才您提到中地带动下,会推动这个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另外由于市场发展,水变多了了船自然会变大了,希望我们的行业会发展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好。听了刘总介绍,我们相信未来产业会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中国像中地的领军企业会持续被大家看好。
    刘永:谢谢,这也是我们希望的。
    主持人:感谢刘总为我们今天介绍这么多,让我们对GIS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谢谢网友,希望大家接下来继续关注赛迪网、关注中地数码。
    刘永:谢谢。
    主持人:今天访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永:谢谢。

Tags:中地数码集团  
责任编辑:mapgis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中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