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issky.net- GIS空间站

我要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 网站资讯通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GIS空间站 >> 求职与招聘 >> 职场心得 >> 正文

GIS专业毕业生就业谈

作者:熊成利    信息来源:中国测绘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3
   2007年6月11日,距毕业生离校还有两个多星期,武汉大学人文馆依然有这么多同学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奔波。
    下面引用一段边馥苓教授于2004年5月在《地理信息世界》上发表的《我国高等GIS 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一文中的一些资料:“2000年,全国有37所院校设立了专门培养GIS人才的专业;2002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到2003年,普及到了100余所院校,每年有几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GIS开发者》杂志于2004年8月刊登的 《GIS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提到:“1999年开设GIS专业的高校还不到50所,而现在已经超过了500所,就业人数肯定会随比例增加很多。然而,目前全国从事GIS的公司还不到400家。供大于求也造成了就业困难”。2006年,教育部一位司长在成都某个会上谈到GIS行业的教育状况时谈到,目前共有160多所院校开设了GIS或相关专业课程,但实际上岗比例不足10%。
    虽然这些数字暂时还无法准确反映出目前国内GIS专业的教育状况,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能够反映眼下GIS专业的毕业生们想要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多么不易。但在另一方面,学校、用人单位和个人也都在做着积极的努力。效果究竟如何先不论,先看看大家的努力吧。

(1)学校方面

    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一方面,学院加大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一,从科研立项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每年暑假,武汉大学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学生做为科研立项的经费。每个项目会有学院的老师来进行指导。科研立项的题目,一般是老师根据理论知识和应用需求或者研究热点提出的。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的课题。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事实表明,不论是继续读研还是就业,科研立项确实能够增加学生的竞争力。导师和用人单位都比较欢迎有过科研立项经验的学生。
    第二,学院里面的老师各自手头上多数会有一些GIS开发项目,他们乐意将学习主动、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吸纳到自己的项目团队中去。这也是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
    第三,实习基地的建立。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摄影测量、遥感信息工程与地理信息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根据三个专业方向之间的共性以及各自不同的特点,共建立五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即外业测量实习基地、4D产品生产实习基地、Geoway产品软件示范基地、光谱量测与遥感图像解译与应用实习基地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产、学、研联合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也为学生本身能力的提高和将来与社会需求接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学院加大对毕业生的宣传并提前与用人单位联系。
    2006年10月28、29日,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举办了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庆祝活动。原武测的校友纷纷返校参加母校的庆典活动,国内的相关单位领导前来祝贺,国外知名人士也出席了庆典。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抓住这个机会,将早就印制好了的2007年毕业生生源介绍的册子发到各校友的手中,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校友作为母校与社会的桥梁,使得本校的学科体系得到社会更多的了解,让学院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此外,为了方便用人单位招聘和学生就业,学院信息学部还举办了测绘专场招聘会。共有三十多家用人单位来挑选专业人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减少了学生外出找工作的成本。

(2)用人单位方面

    为了推动GIS人才的培养和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力,近年来, ESRI、超图等国内GIS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都纷纷在全国范围内举办GIS开发大赛。抛开企业要宣传各自的软件不谈,从另外一个角度,他们举办大赛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GIS软件的平台,为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在网上也可以看到,许多用人单位会不断地发布招聘实习生的通知,希望想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同学可以利用假期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是一个让学生了解单位和让单位考察学生的双向过程,这个过程中没有找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并且为将来做初步的定位,单位可以考察学生并提前培养员工。

(3)学生方面

    由于竞争压力大,学生危机感强,大家都积极努力的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武汉大学了解到的情况是,遥感院本科毕业生共160人,GIS方向毕业生有60人。其中,修了双学位的同学有3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立项的学生有19人,部分学生还多次参加了科研立项;利用假期到各用人单位实习的有5人,还有7位同学利用暑假在学校帮助老师做项目;四级通过的人有59人,六级通过的人大概有40人,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并通过的有4人;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有11人,拿到软件考试资格证书的有2人。其中,不乏拿到多个证书的人。还有很多同学在课余时间,承担社会上的一些项目作为兼职,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出国留学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本身都在积极努力。然而, 最后毕业生找工作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还是以武大遥感院2007届GIS本科生为例来说明。
    对于武大遥感院的GIS专业学生来说,找到工作并不难, 如果学生将来还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没有特别要求的话 (比如到某个省份的某个城市),学生完全不必去那些挤死人的校园招聘会投递简历,当然这不是说学生可以完全只是等着工作来找你。2006年第一个招聘活动开始到现在,发布在院网站上面的招聘信息就有两百多条,直接来学院进行招聘的单位不低于100家。其中,还有在我们测绘校区举办的大型的测绘人才专场招聘会。地信方向找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只有29个,需要远远大于供给。这种比例关系说明,GIS 专业的学生就业机会很多,就业前景也非常乐观。而且,学生可以不必去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竞争(统计来自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空间网就业导航上面的招聘信息,统计不全,数据可能有所差别)。
    但是,即使对本院的学生,还是会听到很多抱怨声。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今年研究生太多了;这个单位只要研究生;这个单位只要男生;这个公司差了点;这个公司工作太累;工资也太低了吧!……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好工作不好找。其实,大部分的不尽如人意,应该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确实存在着这种情况,你非常想去的那个单位只要男生,可惜你是个女生;你想去的那个公司只要研究生,可是你是本科生……所以,在我们心里就都觉得工作不好找了。
    在这种用人单位直接到学院进行招聘的情况下,依然有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的说法。 那么,对于那些开设了GIS专业,但是学生就业途径没这么便利的学校的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更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学校,社会,学生都在做各自的努力,但是还是存在GIS人才缺乏,GIS毕业生工作难找的尴尬局面。我认为,在这个三者都在努力的现象背后,一定有疏漏与不足。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从GIS 的学科特点看GIS人才的素质要求,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GIS人才,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对于GIS创新型的高级人才,不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灵敏的空间数字思维方式,更要有卓越的技术、实践、管理与组织才能。
    鉴于GIS的学科特点,要想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学校需要开设一些GIS相关知识的课程,例如: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遥感及空间统计学。此外,GIS是应强烈的应用需求而产生的,GIS系统不仅需要有硬软件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程序员,还要有应用分析,设计和经营管理人员。因此在GIS教育中,除了开设GIS课程外,还需要开设GIS应用以及实践课程。伴随GIS产业的迅速发展,开设GIS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的今天,目前全国高校的GIS教学力量、课程设置是否能达到上面所说的要求呢?似乎答案还不是那么乐观。

2、学生个人能力需要加强

    目前,在校学生也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这也是仅限于那些有条件的学校。如果学校的本身教学和学习的条件就不好,那么学生在毕业前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机会就会很少,在学习期间能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例如参加项目开发和到单位实习的机会也会很少。
    即便学生在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学习,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的规划,树立正确的目标并努力实现。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学校的各个专业仍然存在旷课、留级、休学、退学和学生拿不到学位证的情况。GIS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本身学科教育就存在经验不足和企业需求脱轨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加上学生自身不努力等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上能否满足企业的要求就还是一个问题。

3、学科与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考察标准不尽相同

    众所周知,高分并不代表高能。学校对优秀学生的评选,是考察其专业知识还有综合能力。成绩好、参加活动多、对学院学校做出贡献多的人基本就可以算是优秀的学生。那么再看看用人单位是怎么要求的?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普通的学生或许会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虽然我们并不能够因此说明学校培养学生的评定标准有误,但至少我们可以说:学校“输送”出来的人才要融入到社会中去,目前似乎需要有一个费力的过渡。那么关于“优秀”的评判标准,在二者之间是否也应该有一个便于衔接的标准呢?

4、社会对GIS专业的认识不够

    2007年3月11日,即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出炉那天,在武汉大学工学部有一个大型招聘会,共有近百家单位在场招聘,其中有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几个考研的女生决定一起去现场感受与尝试一下。场内人很多,排了半天的队终于等到自己投送简历的时候,面试人员看到她们学的专业后,一摔手就将简历还给了她们,说公司并不需要GIS专业的学生。
    GIS是什么?或许社会对其真正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其发展速度。面对现场上百家招聘单位,GIS专业的七个人却没有一位能够如愿投送出简历。可想而知,对于国内这么多学GIS专业的学生通过人才招聘会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多么困难。现在才理解,为什么老师会邀请需要GIS专业的用人单位直接到遥感学院进行招聘了。
    我们都知道,GIS 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未来的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 GIS。甚至,今年地理信息系统也被媒体报道为首个值得关注的新兴专业推荐给高考考生和家长。但是,我们应当看到,GIS 人才培养机制还不是很完善,由此产生的问题还有待完善和解决,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 GIS 专业特有的。作为一名学习 GIS的学生,真诚地希望随着 GIS 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能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能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很好的解决。

Tags:GIS,毕业生  
责任编辑:gissky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中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