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何?着力点在哪?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笔者认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科学有效地挖掘自然要素的生态价值,正确把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

作者:自然资源报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03月16日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笔者认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科学有效地挖掘自然要素的生态价值,正确把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及找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着力点,不断丰富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探索形成三类主要价值实现路径

2021年,自然资源部相继批复了福建、重庆、江苏、山东等6省(市)10个试点,探索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形成公共性、准公共性和经营性三类主要价值实现路径。
公共性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政府作为主导者或购买人购买生态产品,自然资源所有者、代理人作为生态产品的供给者,大部分是在政策框架下的单方向财政补贴,往往表现为一种普惠制政策,如生态保护补偿。
部分公共性生态产品在政府管控下形成交易需求,转化为准公共性生态产品,政府市场混合路径是其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准公共性生态产品具有比较明确的权属关系,也具有明确的使用受益人群或企业机构,可以以生态产品本身作为价值实现的物质载体,采用市场化机制在产权人和受益人之间开展直接交易。生态权益交易、资源配额交易是准公共性生态产品直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的主要模式,是相对完善成熟的准公共性生态产品直接进行市场交易的机制。
经营性生态产品具有丰富多样的经营利用模式,主要通过市场路径实现价值交换。生态产业开发是经营性生态产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值交换的模式,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其实质是经营性生态产品由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转变为商品的过程,所实现的生态产品价值在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三次产业中均有体现。

把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环节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利用的过程,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过程,有利于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
一方面,厘定生态产品边界是核心,合理利用好自然资源是关键。
从“生态产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图来看,生态产品概念主要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生态产品包含生产劳动生态产品,生态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物品,其内涵中也应该含有生产劳动过程。二是生态产品的目的是用于市场交易,除了少量制造出来供自己使用以外,产品具备在市场中流通、交易而成为商品的可能和基础。三是生态产品是以人类消费使用为目的的有价商品和服务,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且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需求。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分类有序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统一。
另一方面,既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边界,又要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边界,以自然资源定生产力布局、定经济结构、定产业结构,把生态承载力作为基本依据,将自然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也就是说,既要追求经济目标,也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和生态产品开发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提高资源与生态的匹配度。
同时,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权利边界,明确自然资源要素的经营范围和权能条件,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重点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既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又要增进“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福祉,并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其中,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强化政府在政策引导、需求创造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负外部性,监督生态产品合理定价。

找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着力点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要抓住生态产品定价和价值转化两个核心问题,不断完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权是核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是关键。
这需要开展确权登记,明确或扩展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产品的权能,重点在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实现路径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摸清生态产品种类、数量、质量等资产家底,确保供给主体享有合法权益和收益。同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生态产品目录指引、价值核算标准、总值统计等工作,有效规范和引导社会主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此外,构建行政区域单元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综合管理评价之中。
另一方面,生态产品价值提升与实现模式是重点,生态保护补偿赔偿是难点。
从实现模式来看,要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优化“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向导式开发等生态产品运营模式,创新“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增长模式。同时,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矿山修复、湿地恢复、国家公园保护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途径,开发碳交易、林权交易等产权交易增值模式,发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下的优势和特点,兼顾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在实现市场化配置的同时显化价值并实现增值。此外,健全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和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开展流域内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行政区之间多元化补偿,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建设,提高损害自然资源资产的违法成本,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

综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立足自然资源部门职责,聚焦产权赋能、配额交易和生态补偿,以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本核算、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等重点任务为抓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制度支撑,健全完善生态产品多元化、市场化交易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上一篇:全国水资源基础调查实施方案

下一篇:水资源基础调查主要任务